摘 要︰中國傳統翻譯理論只有宏觀的論述,缺乏方法論,操作性不強。本文簡述了功能翻譯理論,詳細地探討了該理論的理論基礎,並用關聯理論予以論證,豐富了它的內容。
關鍵詞︰功能翻譯理論;基礎理論;闡釋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consists onl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without concrete methodology and it can not be applied to practical translating.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to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probes into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makes convincing exposition of it by using relevance theory so that it enriches its content.
Key words: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basic theory; exposition
功能翻譯理論強調,翻譯是一種特殊的交際形式,涉及三種文本︰原語文本、譯者的圖式文本和譯語文本。對于原語文本,最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修辭功能正確理解原語的修辭功能,是產生理想的圖式文本的關鍵。而正確把握原文的認 際接質欽 防斫庠 男藪槍δ艿幕 @硐氳耐際轎謀糾醋栽 牡娜現 際劍 醋遠栽 淖髡叩男藪且饌嫉淖既釩鹽鍘T謖飧 際轎謀鏡幕 ∩希 躚 囊胗鏤謀荊 誦藪槍δ艿戎抵 猓 褂Ω每悸欠 氳哪康暮投琳叨韻蟆
一、 功能翻譯理論簡述
(一)、 功能翻譯理論的要點
根據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學術會議上宣讀的論文、學術報告和出版的專著,功能翻譯理論的要點簡述如下︰
1、 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確主題意義一個或多個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辭功能,使修辭功能的形式重現,從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義的等值,這種翻譯叫做功能翻譯。翻譯應該是在修辭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達、X”規範;文體不同,翻譯的目的不一樣,X不一樣。(張梅崗,《中國科技翻譯》,1994,(3);劉重德,《三湘譯論》,湖南出版社,1995;周篤寶,《中國翻譯》,2000,(2))
2、 功能翻譯理論強調修辭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辭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辭產生的結果或達到的目的,是內容的總和。修辭包括概念段內和句內的修辭,即語言語境的修辭,也包括情景語境、文化語境、語用語境的修辭。(《科技英語修辭》,1998)換句話說,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語義、語法和語用三者合為一體表達修辭功能。
3、 功能是靠結構(structures)來體現的,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由四種符號元素(詞、詞標識、詞序和語調)構成。語言結構(constructions)的認知圖式與其他認知領域的認知圖式類似,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構成語言因果網絡。概念段貫穿了一條主題鏈,或稱因果鍵。這條因果鍵是命題或語言事件構成的,也是它們的概念化的參考點。(《中國翻譯》,1998,(5)此文已被美國Colby Information Center of Science & Culture收錄,網上轉載。)
上一頁1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