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說全球化已經開始挑戰歐美的福利資本主義,那麼歐元的運行和發展則進一步侵蝕了歐洲的福利資本主義。從歷史上看,資本主義的福利國家制度本身的建立與發展就是以國家掌握貨幣主權為前提條件的。歐元區成員國失去了貨幣主權後,也就失去了繼續推行福利資本主義的一個最重要的工具。這對高福利的歐洲國家來說,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調整成本。然而,當代福利國家的制度化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社會機制,如采取過于激進的社會福利改革措施,有可能導致歐洲貨幣聯盟的失敗。
關鍵詞︰歐元 貨幣主權 福利資本主義 非相容性
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新一波全球化浪 貝偈故諧【哂腥 嫘緣鬧韉劑α浚 謀渥 國家、資本和勞工三方之間的關系,力量平衡開始向資本一方移動。資本在與國家的談判關系中提高了其迫使國家降低稅收、取消管制和降低成本的討價還價能力;與此相對應的是勞工與資本的抗衡能力削弱。“強資本”與“弱勞工”成為全球化的伴隨物,使歐美的福利資本主義面臨考驗。? 歐美國家近年來刮起的減稅風和勞動市場彈性化改革就是明證。
在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歐洲民眾也經常擔心隨著一體化的深入發展會出現大幅削減社會福利的現象,導致福利國家的成果難以保持。? 歐元七年多來的運行對成員國經濟的影響似乎驗證了人們的這一擔憂。作為歐洲一體化重要成果的貨幣一體化給歐洲福利國家的傳統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使得福利制度的改革更加迫在眉睫。
一、歐元區成員國的公共財政緊縮問題對福利制度的壓力
歐洲貨幣聯盟把遵守趨同標準作為加入歐元區的條件,對成員國的公共財政產生了緊縮性的效應,使成員國不得不壓縮財政赤字,削減福利開支。這既對成員國的經濟增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也給各國的福利制度帶來了很大壓力。
自1999年歐元啟動並于2002年完全取代歐元區各成員國的主權貨幣後,各成員國就失去了其獨立的貨幣發行權和控制權,但財政政策仍然屬于各成員國政府的職權範疇。由于貨幣政策由歐洲中央銀行統一制定,一旦各成員國發生內外經濟沖擊,成員國能夠運用的宏觀經濟調整工具就只剩下財政政策了。然而《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和《穩定與增長條約》又對各國的財政事務進行了比較嚴格的限制,以確保歐洲中央銀行統一貨幣政策的效果以及實現歐元區物價穩定的目標。
為什麼統一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必須以實施嚴格的財政紀律為前提條件呢?從歐盟的一些文件來看,主要有出于兩方面的原因。首先,貨幣聯盟成員國的財政赤字有較高的償付風險。? 如果一個主權國家政府濫用財政赤字政策而不加節制,會導致其公債發行數量的不斷增加。長期的公債積累必然面臨償付風險的問題。如果公債負擔過重,政府又不願或無法通過增加稅收來解決,就只好設法賴賬。一般情況,政府更願意借助間接賴賬的方式來減輕債務負擔,因為直接賴賬會引發政治不穩定。然而當一國加入了貨幣聯盟後,就失去了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權,也就失去了間接賴賬的手段,于是直接賴賬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為了避免一國政府直接賴賬所造成的政治後果,歐洲中央銀行很可能會迫于壓力而對處于困境中的成員國實施救助,即購買該國政府的債券或為該國政府提供貸款,這樣一來歐洲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就會受到成員國財政問題的干擾。
上一頁1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