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既有文獻的基礎上,通過結合我國經濟轉型的特點,研究了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對出口貿易的影響。文中提出了更加合理的模型,引入關稅(出口退稅額)、政府支出、貿易條件等變量,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格蘭杰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函數和預測方差分解等計量方法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1978~2005年,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對出口貿易產生負面影響。其後,運用--~離散選擇模型(L。加模型)進一步對二者關系進行了考察,得出了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幅度與淨出口呈負相關的結論,即匯率錯位幅度越小,越有利于出口,從而出現貿易順差。
關鍵詞︰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出口貿易;Johansen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Logit模型
一、問題的提出
在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各個國家都必須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中獲得利益。匯率正是一國在國際貿易中使用的核心變量。均衡合意的匯率水平有利于一國對外貿易和金融交易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經濟的內外協調發展。然而在現實中,實際匯率往往不在均衡合意的匯率水平上,匯率錯位是經常出現且不可避免的現象。所謂實際匯率錯位(Real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是實際有效匯率偏離均衡匯率的狀態。實際匯率錯位會對一國出口、進口、外商直接投資、收入分配、產業發展、就業、資源配置、經濟增長等各個方面都產生影響。如果能夠判斷匯率錯位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與出口貿易之間有多大程度的相關性,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解決如何從短期非均衡狀態向長期均衡狀態過渡等問題,就可以指導各個國家更加理性地融入到國際貿易的領域中來。對于我國來說,出口貿易增長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因此,考察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文獻綜述
Edwards(1988)最早以12個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實際匯率錯位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1] 其後,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匯率錯位對經濟增長、出口、農業部門增長都有顯著的負影響(Cottni, Cavallo and Khan( 1990) [2]; Daniel H. Pick and Thomas L. Vollrath( 1994) [3], Ofair Razin( 1997) [4], Gue Dae Cho, MinKyoung Kim, Edwin Sun, Hyun Jin & Won W. Koo[5])。Ghura & Grennes(1993)通過對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3個國家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實際匯率錯位對經濟增長、出口、進口、儲蓄、投資有負面影響。[6] Razin and Collins(1997)以93個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為樣本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實際匯率錯位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7] Domac and Shabsigh(1999)通過對埃及、約旦、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研究,發現實際匯率錯位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負面影響。[8-9] Daniel H. Pick and Thomas L. Vollrath Bleaney & Greenaway(2001)對非洲14個國家實際匯率錯位對制造業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Sekkat & Varoudakis(2000)對11個國家實際匯率錯位對制造業出口貿易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都表明實際匯率錯位對出口貿易具有不利影響。[10]
上一頁12 3 4 下一頁